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05, 06, 365-369
登革热与伊蚊的防控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1]陆宝麟,主编.中国登革热媒介及其防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1-27.

[2]杨佩英,秦鄂德,主编.登革和登革出血热[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22,46-53,98-130.

[3]唐士元,陆宝麟.我国登革热流行情况及其防治[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1985,1(2):37-39.

[4]杨佩英.八种重要传染病的防治[M].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9-76,82-91.

[5]张启恩,鲁志新,韩光红,主编.我国重要自然疫源地与自然疫源性疾病[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7-163.

[6]于恩庶,主编.中国人兽共患病学[M].第2版.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42-656.

[7]郑能雄,王宗汉,林云钦,等.1999至2000年福州市登革热媒介综合防制措施与效果评价[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2002,12(3):123-126.

[8]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登革热防治手册》编写组编.登革热防治手册[M].第1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9]自登云,陈伯权,俞永新.虫媒病毒与虫媒病毒病[M].贵阳:云南科技出版社,1994.164-177.

[10]陆宝麟.蚊虫综合治理[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6,149-238.

[11]唐士元,张启恩,李国艾,等.我国几种蚊虫对登革病毒媒介效能的实验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7,11(6):458-462.

[12]张启恩,唐士元,李国艾,等.蚊虫实验感染及传播登革病毒的方法[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7,11(5):392-395.

[13]陈日光,胡定金,吴坤泉,等.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84,18(6):351-353.

[14]徐保海,许龙善,李世清,等.福州郊区登革热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6):96-97.

[15]林立辉,方美玉,陈翠华,等.白纹伊蚊经口感染、刺叮传播和经卵传递登革病毒的实验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0,16(4):25-27.

[16]赵治国.中国登革热控制概述[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21(3):223-224.

[17]郝瑞本,罗会明,梁风屏,等.登革热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见:于恩庶,魏承毓,主编.新发现和再肆虐传染病诊断标准和防治指南[M].北京: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2.96-105.

[18]董桂蕃,姜志宽,董言德,等.军队卫生害虫化学防治技术要求(国家军用标准)[S].总后勤部,1998.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R184

引用信息:

[1]吴光华,姜志宽,周钧.登革热与伊蚊的防控[J].中华卫生杀虫药械,2005(06):365-369.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