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德国小蠊对16种植物源化合物的行为反应,筛选对德国小蠊具有引诱活性的植物源单体化合物。方法 使用触角电位仪、方箱试验与四臂嗅觉仪测定德国小蠊的触角电位(EAG)和行为反应,使用SPSS 2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德国小蠊对16种化合物均有一定的电生理反应,雌、雄成虫对HT-醛2、柠檬醛、HT-酯3和茴香醛均具较高的EAG反应值;不同性别德国小蠊对同种化合物的反应有所差异,雌、雄成虫对HT-醛2的EAG反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雌性成虫对茴香醛的EAG反应值最高,为113.27%,雄性成虫对芳樟醇的EAG反应值最高,为100.00%。行为测试综合结果表明,HT-醛2对德国小蠊的引诱性最佳,HT-酯3次之。方箱试验和四臂嗅觉仪中HT-醛2引诱率分别为37.50%和32.67%,HT-酯3引诱率分别为16.67%和31.00%。结论 HT-醛2可以作为德国小蠊引诱剂配方的组成成分加以应用。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文件以及杀虫剂安全使用标准指导,同时结合舰船杀虫剂使用相关规程,本文对舰船载人条件下使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如何选择药剂、药械及施药方法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毒饵施药技术、滞留喷洒技术、空间喷雾技术在舰船环境中的应用,以及作业安全要求,旨在为规范杀虫剂在舰船环境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
目的 阐明滨州市蚊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环境分异规律,为蚊媒疾病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2023年用灯诱法在滨州市7个县区的居民区、公园(含街心公园)、医院、农户、牛棚、猪圈和养殖场(鸡)对成蚊进行生态学监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Kruskal-Wallis H检验对不同生境及不同年份的平均蚊密度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共监测到蚊类4属5种,以淡色库蚊为优势种群,2021—2023年淡色库蚊的平均蚊密度分别是10.47、9.37和8.87只/灯;不同年份平均蚊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生境的平均蚊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棚和养殖场(鸡)平均蚊密度较高,分别为21.74和21.55只/灯;蚊密度呈现明显季节性分布,密度高峰期为6—9月;物种水平上,博兴县呈现出显著的高生物多样性特征,应作为蚊虫防控的重点区域。结论 2021—2023年滨州市的蚊密度仍处于较高水平,需密切关注蚊媒密度变化情况,制定综合防控对策。
目的 了解淮南市人居环境中家蝇的抗药性现状,为科学防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3年在淮南市田家庵区、大通区、谢家集区、八公山区和潘集区5个区的农贸市场、餐饮店、超市、垃圾中转站和居民小区等场所采集家蝇,采用点滴法评价其对6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求其毒力回归方程及半数致死剂量(LD_(50))和95%置信区间(CI)。结果 淮南市家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毒死蜱、胺菊酯、残杀威6种杀虫剂的LD_(50)分别为0.249 5、0.754 6、0.305 6、0.220 7、>30、>30μg/只,抗性倍数分别为356.43、87.74、26.81、76.10、>449.78、>15 789.47。结论 目前淮南市家蝇对6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高度抗性,建议停止或减少使用,未来应继续加强抗性监测工作,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以延缓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速度,提升灭蝇效果。
目的 调查四川省成都市白蚁种类和分布情况,为白蚁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野外踏勘采集白蚁标本,采用形态分类法进行鉴定。结果 发现并记述了成都市新纪录种——新渡户近扭白蚁。结论 本次发现丰富了该种的地理分布资料。
目的 调查秦皇岛市病媒生物防制效果,为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秦皇岛市建成区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的蚊虫、蝇、鼠、蜚蠊进行密度调查,蚊幼虫采用路径法、勺捕法,成蚊采用人诱停落法;鼠类采用鼠迹法;蝇类和蜚蠊采用目测法。结果 蚊虫外环境停落指数为0.60只/人次,路径指数为0.56处/km,勺指数为2.00%;蝇类外环境孳生地阳性率为3.33%,室内有蝇房间阳性率为3.84%,阳性间蝇密度为1.79只/间,防蝇设施合格率为96.28%;鼠类外环境路径指数、室内鼠迹阳性率、重点行业防鼠设施合格率分别为1.20处/km、2.15%、95.87%;蜚蠊成若虫侵害率、蟑迹查获率、卵鞘查获率分别为2.03%、2.08%、0.43%,查获蜚蠊均为德国小蠊。结论 2023年调查秦皇岛市建成区蚊虫、蝇密度控制水平为C级,鼠、蜚蠊密度控制水平为B级,表明秦皇岛市国家卫生城市病媒生物防制巩固情况比较好。应采取以环境治理为基础,有针对性地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科学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的综合防制措施。
目的 了解日照市居民蜚蠊防治素养水平及影响因素,为采取下一步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典型调查法在日照市城区抽样调查400户居民家庭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城市居民蜚蠊防治知识知晓水平仅为2.19分,主要是蜚蠊侵害相关知识知晓率偏低,为1.08分,蜚蠊控制技能知识知晓率为1.11分,仅有33.25%居民认为解决蜚蠊侵害的关键在于以开展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城市居民蜚蠊防治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为职业和文化程度,干部/在职职工、自由职业者比退休人员蜚蠊防治知识知晓率高(F=69.122,P<0.05)。文化程度越高,居民蜚蠊防治知识知晓率越高(F=84.195,P<0.05),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高中/大专的居民蜚蠊防治知识得分高于初中及以下居民。结论 日照市居民蜚蠊防治知识水平和防治能力存在不足,政府应重视对居民蜚蠊防治素养的灌输和引导,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拓宽蜚蠊防治知识的获取途径,探索多样化的健康教育形式。
白蚁是危害广泛的经济性昆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各行业因白蚁造成的经济损失日益严重。标准制修订工作是白蚁防治标准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今后我国白蚁防治工作的发展水平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现行标准的梳理,对我国白蚁防治标准体系中现行的7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41项地方标准、8项团体标准以及企业标准进行了概述,重点评价了部分标准,介绍了我国白蚁防治标准的更新与废止等进展,指出了我国白蚁防治标准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
<正>为提升融通医疗环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管理水平,保障医疗环境安全,在全国卫生杀虫药械学术交流大会期间专门由融通医学交流中心和《中华卫生杀虫药械》编辑部联合举办“2025医院环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技术交流会(融通医疗专场)”。会议结束后,全程参会的学员将获得由中国融通医学系列期刊《中华卫生杀虫药械》编辑部颁发的“医院环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制专项技术交流会证书”,欢迎系统外医疗机构报名参会。
<正>《中华卫生杀虫药械》创刊于1995年,是卫生杀虫药械领域的国家级专业学术期刊。由中国融通医疗健康集团有限公司主管、融通医健期刊出版(北京)有限公司主办,属中华预防医学会和中国融通医学系列期刊。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美国《化学文摘》(CA)等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收录,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多次获中华预防医学会优秀学术期刊奖。